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兴盟 根据香港联交所11月5日发布的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香港股市新股融资金额位居全球新股市场第一,募资总额达1883亿港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截至第三季度末,已处理297只新股上市申请。香港新增资金大幅增加和上市储备持续扩大共同支撑了重要趋势。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香港资本市场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正在成为全球资本抢占先机的重要基地。增长机遇,战略价值日益显现。笔者认为,香港IPO市场的蓬勃发展并非偶然,而是组织创新、资本积累、生态协同三大战略轴共同作用、系统构建全球领先金融竞争力的必然结果。首先,近年来,香港股市不断优化和创新上市制度。通过差异化的上市规则和高效的审批机制,畅通科技型企业上市通道,夯实优质资产积累的制度基础。市场香港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立上市章节,打破传统盈利标准的限制,为科技公司上市打造“绿色通道”。另一方面,针对生物技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推出的“第18A章”《18C章》针对专业科技公司创新性地采用了研发投入、预期评价、商业化路线等多重评价体系,而不是单一的利润评价标准。同时,建立专属“技术业务专线”通道,允许企业保密提交申请,有效保护企业的基础技术信息和商业秘密,增加市场吸引力。此外,香港股市通过严格满足监管要求、适当优化上市标准,优化“A+H”双向上市机制,大大提高了公司跨境上市进程的可预测性和可操作性。这一系列制度安排吸引了内地更高质量的核心资产,强化了香港股市作为全球新经济发现平台的核心功能。打造了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资本服务体系,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价格影响力显着增强。其次,香港股市利用其独特的制度设计和区位优势,成为连接境内外资本的金融中心,构建具有市场深度和全球影响力的多元化资金供应体系,不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香港股票市场以其独特的双向通道功能,有效满足了中国资产的全球资本配置需求和内地企业的国际融资需求。沪深港通机制就是这一功能的典型例子。境外投资者通过沪深通投资A股,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配置全球资产。数据显示,今年第一截至2025年三个季度,沪深通北向和港股通南向日均交易额分别达到2064亿元和1259亿港元,均创历史新高。这是同期有记录的最高价格。这一业务趋势的双向激活,印证了互联互通机制的运行有效性,促进境内外资本不断筹集,共同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市场地位。第三,香港股市不仅是一个独特的金融平台,也是一个让企业持续成长的价值创造生态系统。我们汇聚世界一流投行、长期基金等专业机构的力量,为上市公司提供融资以外的精准价值发现、综合研究与策略等多重价值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合作。专业机构遵循国际标准治理和服务体系,帮助企业获得全球资本的信任。他们不仅保证企业长期价值、提供全周期支持,还帮助企业连接全球资源,增强国际竞争力。总体而言,香港股市拥有非常成熟的制度体系、自由活跃的资本、开放合作的金融环境,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资产配置平台。我们提供一个表格。这也是公司引领全球新股市的根本原因。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