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中国人民银行11月13日公布的10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同比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持续为经济复苏创造适宜的金融金融环境。贷款规模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专家表示,央行将继续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监控力度和节奏,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公共债务鼓励社会融资的增长。社会贷款方面,10月末社会贷款余额4377.2亿元,同比增长8.5%。前10个月社会融资累计增量30.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3万亿元。专家分析称:“国债、专项再融资债等政府债券的快速发行,以及企业债券发行的热度,为社会金融规模的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据市场测算,今年1-10月累计发行国债金额约2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近4万亿元,企业债发行融资规模也超过去年同期。 “2025年政府特别债券发行规模由去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发行时间将比去年提前一个月左右,发行结束时间也相应提前。”这体现了财政对经济增长和需求拉动增长的支持,也有利于经济增长。数据显示,10月末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限制性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10月M1-M2剪刀差为2个百分点,较去年9月大幅收窄。贷款结构继续优化,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5%。从结构看,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加14.97万亿元。小额贷款余额35.77万亿元,同比增加比上年增长11.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9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9%。上述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多笔贷款增速。贷款利率仍然较低。数据显示,10月份新增企业贷款(本地和国外oneda)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去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新增个人抵押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去年同期下降约8个基点。专家分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降低社会财政总体成本,缓解企业经营困难,提振信心。这不仅使企业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和研发并稳步发展壮大,同时也刺激了企业的发展。潜在消费,平滑经济周期。推动价格回升的效应将持续显现。 10月份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坚实基础。提供扎实有效的资金支持。从价格角度看,货币政策促进物价回升的支撑作用将持续显现。推动物价合理回升是理解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专家表示,日本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创造了适当的货币和货币环境,有利于价格的合理复苏,无论是在数量还是价格上。数据显示,近年来,日本M2和社会金融规模年均增速普遍超过8%,比同期名义GDP增速高出约4个百分点。社会和财政成本仍然很低,利率低于 ab潜在经济增长的5%。 “但也要看到,根据理论和国际实践经验,货币政策通常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去年央行进行了四次较为严厉的货币政策调整,今年5月又推出了一揽子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的效果还会不断显现,政策的积极效应也会不断积累。”专家指出,要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控制好力度和节奏,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
(编辑:关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及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