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期中欧政商领导人交往频繁,并宣布将在中欧建交50周年和举办高水平展会之际加强前沿产业合作。由中国国际商会和中国欧盟商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欧洽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成都举办。欧展以“互信互通、交流互利”为主题,围绕双边经贸关系等话题进行交流和研讨。n 中国与欧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主办方介绍,欧博会将聚焦前沿产业,紧密结合中欧产业互补性、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成都主办城市的产业集聚优势,为具体领域合作提供精准高效的对接舞台。为此,大会将设立能源环保、生物医药、文化与数字创意、农业与食品、智能机器人五个平行产业耦合专场,还将开展欧盟营商环境报告解读等活动。成都还将结合独特的产业优势,引入产业生态和多领域合作机会。在推进务实合作方面,全面完善“一对一”对接洽谈,基于精准对接会前评估和需求匹配,最大限度提高现场对接效率。会议期间,成都还将精心规划产业考察路线,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机器人产业园、天府长岛数字产业园等11个重点产业园区举办专题推介会和产业交流。 130余家成都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企业将参与“一对一”B2B洽谈,力争取得更多合作成果。欧洲博览会于2002年作为欧盟委员会发起的合作展会进入中国。自第二届会议决定于2006年在成都成立以来,经过近20年的精心发展,现已成为参与的最大欧盟成员国和最大的欧洲企业。已成为中外参与规模最大的投资、贸易、创新合作盛会中国与欧洲之间最大的交易所。 2025年将迎来中欧建交5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赋予了本届欧洲展更深的纪念意义和更丰富的合作价值。欧洲博览会自举办以来,吸引了12000多家中欧企业积极参与,成功促成29000余场商务会议,促成3200余项意向合作协议。中国欧盟工商会副会长兰梦智表示,欧博会已成为促进中欧交流合作、信息互通、项目对接的优质平台,成为展示中欧经济、商贸、文化合作活力的重要舞台。希望中欧相关专业人士以展会为契机,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机遇,共同探索新的发展可能,共同打造产业合作新模式。欧洲经济强国英国工商界也希望与中方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强合作。日前,在中国国际商会主办的2025年“一带一路”贸易投资论坛上,英中商业发展中心主席约翰·麦克莱恩向记者表示,随着全球产业格局的变革和成熟,中英双方应深化双方在前沿产业的投资合作。 “电动汽车等领域没有关税。很多中国汽车制造商在英国销售产品,他们技术前沿,产品质量高,性价比高。”麦克莱恩表示两国双方正在探讨风能、太阳能、氢能技术合作,市场潜力巨大。两国还在绿色金融、绿色债券等领域开展合作,在金融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框架。 “只有加强对话与合作,才能更好应对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保护主义等外部风险。”麦克莱恩表示,相信随着两国相关领域专家频繁会面、面对面交流、互访,投资尖端产业、建厂等目标很快就会成为现实。 “就英方而言,我相信该公司接触的很多企业都需要这样的合作,这不仅能加速产业现代化,还能刺激就业。”
(编辑:朱晓航)
每日更新